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复山河 > 第三百四十一章、半年后

第三百四十一章、半年后

    第三百四十一章、半年后 (第1/3页)

    提督府。

    “老爷,这些拜帖都是最近这些日子,想要拜在您名下士子递的。”

    兰林杰指着堆满案牍的名帖说道。

    众多读书人投奔,李牧脸上没有任何笑容。

    文武界限分明,除非了没有人脉的寒门子弟,其他读书人都不会投在武将门下。

    他这样的实权侯爵,情况要好一些,但也仅仅是那么一丢丢。

    虽然能够举荐人做官,但这些人打上了他的标签,入仕之后发展空间非常有限。

    文官们会默契压制这些人的发展。

    要么按住位置不让动,要么玩儿明升暗降,把人打发进清水衙门。

    如果只是这些,倒也不算什么。

    能够当官就不错了,还挑剔啥呀!

    清水衙门的官,那也是大虞朝的官。

    发展上限低,那是指入不了内阁,无法担任六部尚书、左右督察御史这种要职。

    混成三四品大员,还是有机会的。

    就算受人鄙视,在官场上的处境,也比纯粹的草根强。

    真正让大家望而却步的,主要是想要获得推荐的难度高。

    不光要有足够的能力,还要跟着卖命十几年,才有这个资格。

    有能力的人,在哪儿都能混的开。

    同样是给人做幕僚,投奔文官大员,就比武将强的多。

    倘若跟对了人,直接获得一张进士入场券,几乎可以说是保送通关。

    完全符合规矩的正途科举入仕,仕途发展前景远不是举荐能比的。

    “这帮家伙该不是以为,本侯手中的官职多,混个熟脸就不用掏钱了吧?”

    李牧忍不住笑骂道。

    朝中大员可以举荐贤才入朝为官,但这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,且名额数量有限。

    赌上十几二十年青春卖命,最后白忙活一场的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朝廷拿出来售卖的官职,那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只要符合吏部的条件,卖给谁都可以,后续发生的事情,主持卖官之人也不用承担责任。

    “侯爷,不全是想白混的,也有肯出大价钱的。

    只是他们的条件,距离朝廷规定差了点儿。

    时间太短了,他们担心等捐个监生的程序走完,职位早就卖了出去。

    所以备上了厚礼,希望您能把位置多留一段日子。”

    听了兰林杰的解释,李牧瞬间发现了吏部设置买官门槛,存在系统性漏洞。

    普通人无法直接买官,但是监生可以,而监生在大虞是可以花钱购买的。

    折腾一圈下来,就为多收一份钱。

    “可以,不过他们的买官价格,要额外增加三成。

    一应款项,必须提前支付。

    拿到了监生身份后,再给他们发放官身。”

    李牧面无表情的说道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这世上真心不缺想当官的人。

    地方再怎么偏僻落后,也吓不住本地的豪强富商。

    搞不好这些人买官,钱还是宗族给凑出来的。

    再穷的地方也有油水,随便扒拉几下,成本就收了回来。

    哪怕不贪污,官员的身份,也是一层保护。

    尤其是对富甲一方的海商来说,能够在沿海地区当县令,相当于获得了一个合法的走私口岸。

    捋顺了思路,李牧默默拿出价目表,在上面做起了修改。

    内陆地区的偏远穷县,只收几千两没毛病,沿海地区带港口的县最少加一个零。

    卖出去的不是官,而是商人最缺的安全感。

    坦率的说,大虞朝在卖官方面,还是缺乏经验。

    换成了满清的专业团队,人家直接卖候补官职。

    看似单价不高,但是架不住候补人数多。

    想要补上实缺,需要用来打点的钱,往往比买官的钱更多。

    舍不得掏钱运作的,那就一辈子排队等候。

    侥幸拿到了实缺,地方也充满不确定性。

    想要去好地方,还要额外加钱,等待机会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大虞朝就老实多了。

    岗位都是明码标价,实缺的任职地点,也是坦然告知。

    “侯爷放心,学生下去之后,立即把您的意思告知他们。

    想来大家不会拒绝您的善意。”

    兰林杰当即回答道。

    商贾的政治地位低,任何改变门第的机会,他们都不会轻易放弃。

    两广地区的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