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复山河 > 第四百六十一章、其势已成

第四百六十一章、其势已成

    第四百六十一章、其势已成 (第2/3页)

皇帝掌权骂皇帝,权臣执掌朝政骂权臣,普天之下就没有他们不敢喷的。

    像李牧这种,霸着两广总督权力不放手的权臣,更是御史们最喜欢喷的。

    若是有一堆藩国去告状,估摸着这些御史言官都会兴奋起来。

    以往的时候,没有抓到李牧的把柄,只能用“据说……”、“可能……”之类的词汇。

    闻风奏事,用来应付任务可以,但杀伤力非常有限。

    奏折递上去,然后就没有下文了。

    除非是皇帝想搞人,不然没谁会把这些虚无缥缈的弹劾,当成一回事。

    有藩国使团集体告状,那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人家可是带着证据进京的。

    单独一家去告状,没有多少杀伤力,找个理由就能应付过去。

    最严重后果,无非是被斥责一顿,皇帝在心里记上一笔。

    现在组团告状,这可是开了历史的先河。

    大虞朝建立这么多年,还没有哪个大臣,享受过这种待遇。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王大人,这你可就想多了。

    若是搁在以往,朝中那帮文官,恨不得让侯爷的名声臭大街。

    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,朝中那帮文官,同我们一样在乎侯爷的名声!”

    一旁的兰林杰大笑道。

    以往的时候,搞臭李牧的名声,有助于打击勋贵集团。

    此时倘若搞臭了李牧的名声,反而放开了他身上的枷锁。

    名声一旦坏了,道德上的束缚也就没了,很多不能干的事情都变得可以干。

    掀桌子带兵北上,最先受不了的就是士绅集团。

    现在勋贵集团势弱,一方面是在前面的战争中损失惨重,另一方面则是当家人权威不够。

    缺乏战功的威远侯和镇东侯,能够上位掌权,主要是熬资历熬出来的。

    在一众勋贵中,没有几个比他们资历老的。

    靠资历上位,明显无法压服下面的骄兵悍将。

    名义上是勋贵集团的掌门人,实际上对小弟的约束力非常有限,遇到事情无法一言而决。

    换李牧上去掌权,军中有一大堆的旧部。

    除了京中那帮老家伙可能不满外,勋贵系其他人都不会反对。

    对团队的掌控力上去了,就具备了专权的本钱。

    进京当权臣,还不是文官们最担心的结果。

    最怕李牧年轻受不了刺激,直接打出反旗,一路从南边杀到北。

    能否夺取天下不知道,反正战火一旦燃烧起来,南方各省的士绅肯定要倒血霉。

    为了自身的利益,他们也必须用声望,把李牧架起来。

    乱臣贼子造反,大家心里都有准备。

    若是忠臣造反,自己的队伍,就会先出问题。

    历史上很多忠臣,不光是自己忠心,更是他的团队底色决定了必须忠心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勋贵子弟出身的底色,就决定了李牧必须忠于朝廷。

    最起码在明面上,必须要忠于大虞。

    本质上李牧打造的军队,也是靠忠义拉起来的队伍,主帅的必须在这上面做出表率。

    一旦背弃了这一理念,不光会遭到天下人唾弃,下面的人也会丧失对他的忠诚。

    动摇根基的事情,正常人都不会干。

    “兰先生,那帮御史言官,可不像是能顾全大局的。”

    王靖川面无表情的说道。

    大虞官僚体系是有节操的,但节操着实不多。

    其中御史言官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,他们的最大追逐目标是——名。

    为了名留青史,许多人连命都可以不要。

    朝中大局,对他们来说,远没有自己的名声重要。

    无论皇帝,还是内阁,都对这个群体烦的不行。

    在进行重大谋划之时,大家都会先把御史中的刺儿头,提前调出京师。

    不过头铁是会传染的,刺儿头永远都处理不干净。

    除了御史言官外,那些不满朝中局势,或者是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官员,偶尔也会跟着起哄。

    倔脾气上来了,就喜欢认死理。

    “王大人,你不觉得这个问题,该内阁诸公去头痛么?”

    兰林杰的话说完,众人纷纷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受太上皇御驾亲征失败的影响,安南都护府被动成为了大虞朝最强军事集团。

    最强的军事集团迭加最强的统帅,以往的权力制衡,全部都被打破了。

    在都护府这个怪胎面前,令朝廷头痛不已的辽东镇,都只能算是一个弟弟。

    无需做什么,就能让人忌惮。

    “够了!”

    “国事艰难,有什么好笑的!”

    “朝廷蒙难,我等做臣子的,自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匡扶江山社稷。

    本侯行事,上对得起陛下和朝廷,下对得起黎明百姓。

    岂是一群犯上作乱的藩国,能够诋毁的。

    兰先生,立即起草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