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0章 硝烟四起(月初求月票) (第3/3页)
的张氏子弟也变少了许多。
有的选择留在长安,有的选择跟随张淮鼎北上太原,还有的则是跟张议潮来到洛阳。
当然,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多选择,全因张议潮一人。
张议潮、封邦彦、张淮澄,这三人都是名为臣子,实为人质的身份。
张议潭死后,张淮澄成为朝廷用于威胁张淮深的手段,而他也得到了朝廷册封的正四品上正议大夫之职。
如今张淮铨和张淮鼎走了,剩下的子嗣又没有几个成器的,张议潮只能将心思放在自家这个侄子上了。
张淮澄虽然不如张淮深优秀,但他也算弓马娴熟,文武双全。
他没有张淮鼎那么多心思,也清楚自己的身份代表着什么,所以他只能倚靠自家叔父。
面对自家叔父的询问,相貌清秀,身长中上的张淮澄恭敬回答:“收得七百五十四亩土地。”
“此外,这些土地上的百姓,也按照叔父您的交代,每月借粮五斗,租子按照府里三成,农户七成来征收。”
张淮澄说罢,张议潮叹气颔首:“老夫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……”
“若是刘牧之打来,局势会变好吗?”张淮澄忍不住询问,他与刘继隆并未见过面,只是常与兄长通信时了解刘牧之。
“他虽然平日有些踌躇,但对百姓向来宽厚。”
张议潮评价着刘继隆,叹气说道:“只是他刚刚攻下关内道和京畿道,南边又不稳定,想来不会立即东出,最少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。”
“叔父。”张淮澄忍不住说道:“若是刘牧之继续打过来,那朝廷会去哪?”
“去哪?”张议潮脸上露出思索之色,想了想后才道:“若是河东无事则撤往河东。”
“若是河东有事,那便只能撤往江南了。”
“不过自建业为隋帝所毁以来,江南便再无几处可用宫室。”
“若朝廷撤往江南,实非百姓之福……”
他话音落下,最后看了一眼洛阳城外那十数里毫无任何生气的土地,又看了看拖家带口而来的那些百姓,忍不住摇了摇头后走下城去。
张淮澄跟在他身后,紧随而去。
洛阳城虽然也休养了数十年时间,可终究比不上长安。
城内的百姓虽然不至于面有菜色,但也不见什么丰腴之人,尽皆瘦弱。
返程的马车上,时不时能看见不少因为交不起税,而被夺取屋舍的普通百姓。
他们并非交不起税,只是交不起衙门定下的那些税。
官员看上了他们的屋舍,自然会想办法将他们的屋舍强取豪夺到手中。
面对这些种种不平事,这对叔侄也只能闭目假装看不见。
只是天子脚下的官员都如此,更不要说那些偏远之地的官员了……
“圣人不均,分地太平!”
“杀!!”
九月下旬,在天下大部分地方都陷入战乱的时候,作为兵家不争之地的福建,此刻也迎来了兵灾。
十八日,黄巢率一万五千披甲老卒,焚毁信州城池,裹挟数万百姓南下进入福建。
二十七日,黄巢高歌猛进,沿途焚毁村落,裹挟百姓攻入建州(南平),开仓放粮的同时,再度焚毁建州治所的建安城。
听闻浙西兵马和湖南诸州起义不断,黄巢没有前往起义高涨的湖南,而是调转兵锋北上,进犯浙东的处州和台州。
浙东兵久不作战,上次裘甫所率的百姓都能将其击败,更不用说手里掌握一万五千披甲老卒的黄巢了。
处州、台州接连失陷,浙东观察使裴延鲁得知军情,当即派人向浙西求援,同时派人向追击黄巢的康承训求援。
此时的康承训刚刚率军追击到建州,得知黄巢调转兵锋北上,急令两浙观察使围堵黄巢。
只是康承训还是太过高估两浙的实力,只因黄巢几乎没有遇到阻挡,便率军北上,接连攻陷了台州、明州、越州。
十月初五,黄巢率兵包围杭州,康承训得知消息,急忙派兵追击。
黄巢派尚让、黄揆在诸暨浦阳江设伏,康承训所派先锋被伏而败。
得知消息,康承训只能先分兵收复处州、温州、台州等三个州,随后大军北上。
初十,黄巢得知康承训亲自领兵来攻,当即舍弃杭州,转而走衢州突围南下,再度走入江西。
康承训正欲追击,结果李漼圣旨送抵,康承训接旨后,决定先剿灭浙西叛军,夺回苏州与常州,然后再追击黄巢。
黄巢就这样平安无事撤回了江西,重新回到了当初他被康承训击败的饶州。
“窸窸窣窣……”
“直娘贼,这康承训终于被甩走了。”
“哈哈哈,这次虽说没抢到太多东西,但得到了两万套甲胄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“没错,某等潜心练兵,只需要几个月时间,必然能击败康承训,夺取江南!”
饶州鄱阳县衙内,黄揆、黄邺等人笑声爽朗,黄巢虽然也面露微笑,但他也知道自己面对的局面不容乐观。
“好了,我军虽然抢到了甲胄,但对比官军还是差了些。”
“你们都知道要操训,可我军粮草不足三月之用,如何操训?”
黄巢话音落下,众人这才反应过来,他们裹挟的人太多,足有十余万。
这十余万人,每日人吃马嚼,消耗的都是个天文数字。
不等众人想出办法,昔日逃出生天,如今被黄巢视作谋主的尚让也主动开口道:
“节帅,如今我军兵强马壮,也暂时不再需要这十几万流民了。”
“依某所见,可发出钱粮,让他们各自散去。”
“他们这群人中,不少人都习惯了抢掠,定然回不去往日耕种的劳苦日子。”
“届时他们落草江西,康承训必定会来围剿他们,无力追击我军。”
“我军眼下该做的,便是从中挑选出两万精壮之士,操训过后,编入军中。”
“届时您手中有三万披甲兵卒,哪怕是康承训前来,也得忌惮三分。”
“趁此机会,我军可向朝廷求取官职,以此迷惑朝廷。”
尚让说罢,黄巢眼神闪烁:“迷惑朝廷?”
“没错!”尚让颔首,接着解释道:
“如今朝廷召回宣武镇兵马返回河淮,自然是担心河淮遭了蝗灾的饥民会作乱,故此河淮两道必然防备万全。”
“我军要想逼迫朝廷授予您官职,就必须威胁到朝廷,让朝廷不得不给。”
“某以为,我军可在饶州休整操训一个月,随后解散十几万流民,沿着长江向西进攻,走武昌渡江前往山南东道。”
“山南东道遭某等攻打,百姓尽皆逃亡湖南、荆南而去。”
“官军在山南东道的兵马都在防备关中,而我军可趁势攻打洛阳,威胁朝廷授予您天平军节度使的官职。”
尚让跟随黄巢也有一段时间了,自然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官职是什么。
若是能得到天平军节度使,黄巢也算衣锦还乡了。
果然,他的话音落下后,黄巢脸上便闪过了喜色。
不过面对尚让的这番话,他还是压下了脾气,沉声道:“不,眼下立马解散这些流民,然后我军继续向西,劫掠足够的粮食后,在袁州好好操训一年半载的兵马。”
“某听那些私盐贩子说过,袁州(宜春)易守难攻,我军若是遭遇康承训,还能从容退入湖南,祸水西引。”
“这次康承训不敢追击,便是因为浙西兵乱,他急要去平叛。”
“待入了湖南,他也必定会去平叛诸州,而我军届时兵马已然练成。”
“届时,我军只要击败康承训,便可夺得湖南之地,再北上夺取荆南,东取江南。”
“待长江以南尽属某,某再挥师北伐,定然能攻入长安……”
此刻的黄巢,心态已然发生了变化,他没有忘记昔年与陈瑛的那番话。
若是只懂得流窜,那必然是流贼。
想要争鼎中原,必然要拥有忠心于自己的地盘。
天平军节度使固然诱人,但夺取天下却更诱人。
当然,他却不敢暴露这样的野心,毕竟关中的刘继隆都尚未称帝,他实力尚且弱小,自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称王称帝。
只是他心里已经有了这份想法,他不相信刘继隆一奴婢都能成就如今大业,他黄氏世代庶族,还会不如奴婢。
“这……”
尚让看出了黄巢的野心,但他并没有感到高兴,而是觉得自家节帅似乎想的太远,想的太多了。
官军面对汉军,尚且不断惨败,而他们如今连康承训所率三万官军都不是对手,如何敢有争鼎天下的念头?
只是这话他不敢说出来,他担心黄巢会疏远自己,也担心自己会失去权力。
想到这里,他只能沉默下来,而黄巢的目光也扫视了众人,最后将目光留在了衙门内的朱温身上。
“朱三,明日你亲率五千步卒去攻打袁州,某率军在后面攻打抚州与洪州!”
“末将领命!”
朱温站起来作揖领命,黄巢也满意说道:“今日酒肉管够,除了朱三外,其余人便是喝死了,某亦不管!”
“节帅高义!!”
黄巢禁酒许久,如今终于开放禁酒,众将尽皆欢呼。
朱温沉着脸色,脸上浮现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。
只是当酒宴开始后,他仍旧能与黄揆、黄邺等人耍拳饮酒,直到夜半才假装不胜酒力,恋恋不舍的离去。
待他走出鄱阳衙门,他二哥朱存已经等待许久。
见他走出来,朱存立马上前扶他上马,两兄弟骑马往城外军营走去。
“某听闻节帅派你我进攻袁州?这可是苦差事,怎地把苦差事都交给了我等,交给他那些兄弟子侄的却都是轻松的活计?”
朱存语气十分不满,朱温听后却沉默不语。
见平日里十分有主见的朱温半天不开口,朱存也有些着急:“怎不说话?”
“某只是觉得,节帅也不过如此。”
朱温突然开口,使得朱存表情错愕。
见朱存这般,朱温这才说道:“不过节帅有句话说的很对。”
“什么?”朱存不明所以,朱温则是抬头仰望那浓密如墨的乌云。
“那奴婢出身的刘继隆都能成就大业,某等为何不行?!”
——————
月票目标达成,欠加更一章,明后天争取还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