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> 第562章:新的时代

第562章:新的时代

    第562章:新的时代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就走到这里吧。”

    当看过川蜀那些将当地蛮兵纳为自家部曲,内地那些吏俗朋党,私收流民入庄园的豪强后,

    何博站在了长江的入海口处。

    汉武帝还在感慨着“若放在我的年代,那些家伙一定会被我想办法送上天去”,而孙恩也是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虽然燕国在明面上,没有兴盛起像中原那样的土豪庄园,

    但私底下田宅绵延不绝的权贵,也并非少数。

    只是,

    同样还是体制的问题,

    燕国的豪强是不能将财富显露与人前的,自然也不会去收纳流民。

    毕竟收纳了流民,有些东西便不好解释了。

    为了保护自己的羽毛,为了保护自己的权位,

    他们宁可看着灾民流离失所,也不愿意掏出口袋里的东西。

    甚至连各地支援的物资都要扣押一部分,以为自己的辛苦费用。

    至于后期,

    甘棠宫的信用更加崩坏,上下之心偏离的也更加严重。

    是以面对中原那些本心是利用流民壮大自家力量,却也的确为走投无路的百姓提供了一线生机的豪强、面对地方灾祸连连奏报,频频开仓放粮,实行赈济的大汉朝廷,孙恩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
    虽然以上的恩惠,之后必然会向百姓索要回报,

    但对许多人来说,晚死终归要好过早死的。

    “……这样的循环,还要持续多久,才能到达我理想的境界呢?”

    最后,

    面对着江水入海时搅动起来的波涛,孙恩这样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个我的确不明白。”

    如果上帝愿意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显圣,以超然物外的主宰者姿态,强硬的重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

    那也许会很快。

    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?

    鬼神是突然出现的,哪一天也会突然消失。

    何况天地自然之间,从来不存在恒定的温柔。

    人不能被视为宠物,视为花草,被养在襁褓里,养在温室里,养的柔若无骨,然后被变心离去的主人扔去直面凄冷狂暴的风雨。

    很多事要靠自己。

    “时日曷丧,予及汝偕亡”!

    连带着敌人一起下去的勇气都没有,又何论改天换地,再使日月新呢?

    没听说祈祷念经,能念出来一个太平盛世,大同世界的。

    但正如孙恩所忧虑的,

    只靠人心,那梦想的确会显得遥远。

    自有之事,后必再有。

    朝代会不断更迭,人性却是难以改变的。

    “不过也不能说得这么死!”

    “人的观念会随着见闻、知识的增长得到改变,也会随着所处世道的改变而跟着变化。”

    “太史公和班氏父子的斗争,便是这样的道理!”

    被武帝摘蛋的太史公,虽然生在始皇帝大一统近百年后的时代,

    但其接受的祖传史官教育,仍旧带有深刻的先秦遗风。

    这从《太史公书》的某些用语中可以看出。

    而从推崇大一统,并在始皇帝的基础上走出新路子的汉武帝这边享受到的待遇,则更让太史公跟皇帝对着干起来。

    只能说猪宝陛下在晚年脾气的确要温柔了点。

    放年轻时候早杀他全家了。

    至于班彪班固父子,

    则生于大汉建立两百年后,心中早有对“大一统”的认同。

    在见证了改朝换代的动荡后,更是明白先贤为何总爱念叨“定于一”的话,因此成为了九州合一的坚定拥护者。

    碍于思想上的差距,

    碍于班彪班固这对父子生前就写文批判过太史公这位老前辈,

    双方便在阴间争斗起来。

    起先,

    太史公还能仗着死的早,是老鬼,在班氏父子面前勉力维持,

    但如今班超死了下来,班氏父子组成了完全体,便让太史公完全没了招架之力,只能悲伤的放弃挣扎。

    甘石二位老前辈旁观了这场战斗的全部过程,然后也提笔将之在史册上记下,意为纪念新旧理念的更迭。

    “如今汉室广设学校,推广格物之学,再加上你在燕国制定的教育之制,来日养出一些能人智士,也是可以期待的。”

    汉和帝固然对政事有着超然的老成,但到底掩盖不住那一身朝气和好奇。

    在得到《明物》和张衡这个自投罗网的人才后,

    他便尝试着在太学教授相关的课程,平时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。

    上行下效,

    这些年司空署的确因此迎来了好些有能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而燕国那边,

    孙恩的努力虽说在其去世后,于政务上迅速消没,但在其他方面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