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> 第576章:泰西楚国

第576章:泰西楚国

    第576章:泰西楚国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啧。”

    “这次的楚君看上去舒服多了。”

    泰西楚国,

    何博怀里抱着缩小的白鹿,行走在其国都“郢”中。

    也许是楚国都城必然名“郢”的缘故,

    也许是怀抱着复刻经典的想法,

    这座兴建于瑞纳河右侧,开阔山谷之间的年轻城邑,有着一个古老的名字。

    就是阴间的楚怀王有些悲伤。

    “拿了我的国名也就算了,连都城也要占据吗?”

    “姓刘的,你……”

    刘老三赶紧上前安慰他,“楚都不管在哪里,都要叫做‘郢’,这是祖制嘛!”

    “你看我家孩子多好,还记得把旁边的河命令为漳水。”

    漳,

    是一个很美好的称呼。

    所以“漳水”也像“平阳”一样,在许多地方都有分布。

    除了上帝探头的,那条属于魏国,位于大河北岸的漳水之外,

    南边的长江北岸,也存在着一条叫做漳水的支流。

    而楚国的郢都,便坐落在这条支流的附近。

    当然,

    以长江流域的广阔,南方水热的充足,郢都旁边还有着其他河水流淌。

    但出于“讨彩头”的想法,楚国君臣还是果断选择了“漳水”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要求上帝保佑的嘛!

    只有中原的正统老楚人泪流满面,满腹酸楚不知向谁诉说。

    “……这只白鹿崽子卖不卖?”

    当何博行走在全新的郢都中时,不断有行人被他怀中的“河水与黑森之神”吸引,纷纷上前想要求购。

    何博只摇着头说,“这鹿不卖,画像五金。”

    求购者听到他这话,顿时瞪大眼睛,“画个小像就五金?”

    “你这鹿角是金子做的,还是鹿鞭是金子做的?”

    说罢,不管白鹿冷漠的凝视,求购者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何博就在原地,小小的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嘿嘿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都是金子做的!”

    纯白到没有一丝杂毛,体态神圣的白鹿直接对他翻了个白眼,却也没有额外的反应,仍旧安静的缩在何博怀里。

    后者继续东游西逛,并对刘氏楚国的现状,发出自己的小声嘀咕。

    “嗯,不仅国君的容貌汉人了不少,就连当地人的容貌也柔和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果然按照老祖宗的路线走,就不会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泰西诸国刚刚建立时,

    国人的面目先是分明为两种:

    一个是身材结识,眉目较为柔和的诸夏血脉;

    一个是接受教化后,被收纳为国人的泰西之民。

    随后,

    二者开始混合,年轻人中便多有杂交的色彩。

    那位碧眼色发的楚王,便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。

    到了眼下,

    依靠着长期无形的教化,以及诸位夏君们有形的政策,

    诸夏血统在混合体中的比例日益增涨,使得当地人的眉目神情,愈发的倾向于遥远东方的祖先。

    当然,

    受到当地水土影响,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但根正苗红就够了。

    不同土壤结出不同的果子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听说现在纯种的胡戎,还会受到排斥?”

    将郢都逛了一遍后,何博又跟白鹿念叨起来。

    “也不会全部的,只有杂胡会遭受这样的待遇。”白鹿说。

    随着诸夏在泰西立足安稳,君子们开除胡戎蛮夷人籍的传统习俗,也在泰西跟着传播发扬起来。

    那些三代前还属于归化之民的国人,更是这种风气的主要宣扬者。

    不过没关系,

    泰西的蛮夷并不在乎这一点小问题。

    一来,

    诸夏君子到来以前,他们就在被罗马正鹰旗开除人籍,如今再来一波,也早已习惯。

    二来,

    泰西的日耳蛮等族群,本就杂乱非常,本质与“东胡南蛮”这样的老前辈一样,远看一个整体,近看四分五裂。

    其内部都有自己的鄙视链,也不怕再多加一个。

    三来,

    也不知是泰西的蛮夷过于野蛮,连匈奴、月氏等东方族群,在其面前都能自称“文明”的缘故,

    还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隔着千里之遥,学习到了身毒赢学的精髓,认为自家还是最棒最强大的族群的缘故,

    其中一些部族,存在着名为“一滴血”的,划分远近亲疏的原则。

    即:

    若有外族血脉,那便不是自家的种。

    正好跟“只要有点关系,就是我家的人”的伊乌德人相反。

    也跟“既然有点血脉,还承认共同的祖先,遵循诸夏的传统”,便能视为一体的炎黄后裔不同。

    这样的神奇操作,让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