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晋庭汉裔 > 第一章 河间王在陕县

第一章 河间王在陕县

    第一章 河间王在陕县 (第3/3页)

对宣皇帝的态度一样,胜利者都是不受指责的。于是关中上下一改此前的悲观态度,转为一片对河间王的溢美之声。原本许多保持中立的大族与豪强,都开始改变态度,向河间王靠拢,或向征西军司提供兵源粮秣,或向河间王进贡金银珠宝,一时间,可谓是万众归心。

    这其中也包括前来观看的阎鼎自己,他此前并未出仕,此次却借封尚之名前来,就是想特意亲眼观看,这位名扬天下的河间王,有没有明主的胸襟与胆魄。

    而就目前来看,这位河间王城府颇深,即使面对阎鼎的吹捧,依旧不动声色,反而是眯起眼睛,审视自己起来。不过正如阎鼎所料,刚刚的这些言论,无疑引起了河间王对阎鼎的重视,使得他打算稍加试探了。

    “唉,上下同心……”司马颙默念了片刻后,忽然问:“台臣怎么看张方?”

    “殿下问我?”

    “但说无妨,在你们眼里,他大概是什么样的人?”
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阎鼎心里咯噔一声,大概猜到河间王心病的症结了。但他表面却不动声色,故作谨慎地说道:“殿下,这……不好评价……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不好评价?是因为他的战功太大?还是因为他的过错太多?”

    “都不是。”阎鼎给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回答:“他毕竟是殿下选定的元帅,不论他立下何等战功,也不论他犯下何等罪行,都应该由殿下来判断。我等身为臣子,皆不能妄加议论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令河间王非常满意,他露出笑容,微微颔首,姿态更亲近了几分,随即又叹了一口气,感慨道:“台臣说得乃是正道。若张方能有台臣十分之一的觉悟,我也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
    他终于忿忿不平地向阎鼎透露道:“张方这个乞儿贼!竟敢背着我,私自与朝廷和谈!和谈也就罢了!我让他亲自来给我一个解释,他居然找借口推辞,说什么职责所在,然后在洛阳纹丝不动!”

    说到这,司马颙更是忍不住罹骂道:“这个长反骨的畜生,没了我,他算是什么东西!连四品官职都混不上的老革,居然还生了二心了!台臣,你说说看,我该怎么处置他!”

    双方的矛盾已经激化到这个地步了吗?听到这个消息,阎鼎的内心先是一惊,随后又是一阵狂喜:张方既失去了司马颙的信任,征西军司的权力必将重新洗牌,这不就是他们这些后来人趁虚而入、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吗?

    故而他连忙压抑心情,先为河间王分析道:“殿下,时机未到啊!刘邦杀韩信,怎么也要等到消灭项羽以后。如今您还没有彻底地击败成都王,若把张方逼死了,以后谁还会为您效力呢?”

    虽然许多人都不齿张方的所作所为,可无论怎么说,大家都必须承认,张方是一位举世罕见的名将,甚至可能是当世第一名将。若把这样的人逼至对面,绝不可能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这其实也是司马颙近日所在犹豫的问题,此时听到阎鼎的言语,他表示同意,又问道:“那以台臣之见,我该先有何作为?”

    阎鼎的才华实在不下李含,他极快地回答道:“当务之急,无非两策。”

    “哪两策?”

    “一是立威,二是用贤。”

    他随即解释道:“殿下,现在全天下都瞩目于您,那您应该兼顾文武,向天下展示您欲平天下的大志,表明您求贤若渴的心迹。”

    “眼下河东有李矩割据,不从殿下号令,有威望,却兵力不强。殿下若能不用张方而削平,天下自然将此前的军功都归功于殿下。而殿下此前过于重用河间人,颇令人腹诽,此时若能痛改前非,再从关陇寒门与士族中拔擢数人,委以重任,得关西人心,则何愁大事不成呢?”

    “那该如何提防张方坐大呢?”司马颙对此仍不放心。

    阎鼎对此只是一笑,他已经有了办法:“张方如此作风,必然不得人心,您大可以收买他的身边人,监视他即可。到时候,一旦出现什么意外,您就用刺杀的手段除去他,张方他没有可信任的人,再小心也无法提防。”

    这番对答下来,无论是阎鼎的态度,还是他的才华,都令司马颙极为欣赏。他笑着对一旁的司马云说道:“嗨,上天还是眷顾我的。没想到啊,去年我刚刚失去了李含,今年就又得了阎鼎!”喜悦之情,可谓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河间王确实是位礼贤下士、极为慷慨的君主。说罢,他当即就颁布诏书,提拔阎鼎为太尉参军,令其进入幕府之内,参与种种军机要事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