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晋庭汉裔 > 第六章 迟迟不定的战略

第六章 迟迟不定的战略

    第六章 迟迟不定的战略 (第2/3页)

今李矩又及时赶了回来,那就什么都不缺了。

    故而在接完李矩后,一众人立刻到郡府中集会,刘羡也不绕弯子,开门见山地说:

    “今日召大家来,不为别的。想必大家都明白,虽说我军现在在河东落脚,可暂时休养,但河间王与我军近在咫尺,周围又有群敌环伺。目前虽得一息苟安,但终究不是长久之策,必须得设法找一条出路才是。”

    然后他摊开关中的地图,对一旁看着的李矩道:“世回,你来给大家说一说当下的形势吧!”

    见众人的目光聚焦过来,李矩面不改色,整理了一下思路后,对众人徐徐道:“诸位,当今的关陇,其实就是河间王一家独大,各路诸侯豪杰,可谓一盘散沙,皆无力抗衡。”

    他接近地图,首先手指地图之外,敲击了两下桌案道:“凉州刺史张轨,此时正遭遇内乱,无暇顾及他州;秦州刺史皇甫重,坐守上邽孤城,陇上诸将受河间王之令,围而攻之,若不得我等救援,迟早灭亡。”

    这是刘羡已经知道的消息,但此时听闻,仍感肃然,而其余众人得知,多面露惊慌。

    又见李矩手指地图北部道:“我原本打算与拓跋部相联结,他们位居朔方,一统漠南,有部众百万,骑士三十余万。若能得其襄助,也能与河间王相抗衡。奈何近些年来,大单于拓跋禄官病重,无心开拓,麾下诸部都在等待下一任首领交接,若无大的利益,恐怕很难说动他们支持。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一旁的刘琨忍不住出声问道:“下一任大单于是谁?拓跋部有定论了么?”

    “没有定论。”李矩摇首道:“拓跋禄官的儿子们都太小,按理来说,不足以立为首领。那就只能从他的两个侄子中挑,也就是中部大人拓跋猗迤与西部大人拓跋猗卢,但现在两人支持各半,势均力敌,很难分出胜负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,若要和拓跋部结好,只有一次压注的机会,一旦压错了,关系恐怕就无法挽回了。

    刘琨本欲再问,但刘羡挥手制止了他,又对李矩道:“你继续说吧。”

    李矩点点头,不再谈拓跋部,转而手指地图的西南角,说道:“仇池的杨茂搜近来倒是发展得不错,这五年来,他占据了武都、阴平两郡,一直在招揽蜀中与陇右的流民。据说在山中开辟了不少良田,颇有积蓄。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山高路远,力所不及。”不用他说出来,众人心中都自然浮出这八个字。

    再然后是并州,李矩介绍说:“并州有五部匈奴,世人皆知。如今并州刺史司马腾占据此地,欲与五部匈奴和亲,据我所知,收效甚微。而成都王欲以刘渊为质,遥控五部匈奴。河间王亦征辟刘渊之子刘聪,同样欲遥控五部匈奴。但目前来看,匈奴仍摇摆不定。”

    最后才是雍州,李矩指点北地、安定、新平三郡道:

    “雍州刺史刘沈,本是齐王旧部,受命去平定蜀中,结果半路为河间王所挟持,不得不为其守御北疆。如今他与安定太守卫博、新平太守张光、北地太守苏琦相同盟,皆不满河间王。兄长,他们拥兵约有两万人,这大概便是我们唯一可以引援的盟友了。”

    说罢,与会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。虽然之前早知道形势糟糕,但眼下的糟糕程度,显然超过了大家的预料。堂堂雍、秦、凉、并四州,数百万人口,上万顷土地,算上各种胡人豪强,其中势力何止百数?可现在看来,要么身陷内乱,要么惜身自保,要么依附西军,能够作为援军的,竟然只有刘沈一方,这未免也太过窘迫了。

    而这些人中,有三人的脸色格外难看。其中两人是此前献策的郗鉴与傅畅,他们都已看出,自己此前的献策已经不合时宜,难以成功。而另外一人则是张寔,他和凉州隔绝消息多日,此时还是第一次知道,父亲所在的凉州已在一片战乱之中,顿时心神不宁。

    刘羡对此尽收眼底,但还是不动声色。他继续问李矩道:“世回,你既知形势,必思之久矣。不知依你之见,该如何应对西军呢?”

    李矩点点头,以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