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起飞前夕 (第2/3页)
吴凯声也补充道:“既然法律没有说这样违法,自然其本身也是合法性的,现在唯一需要工部做的事情,就是从原来的一房一本房契,可以按照分层的多本房契,这里并不存在什么问题!”
如果是分单元出售,那一定是现在行不通的!
就拿公寓来说,一层还有很多单元,那样才会导致出现很多的问题,包括公共面积的处理等。
前世的香港,是在1948年可以分层销售,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市场变动;真正是在1954年,霍英栋的‘分期支付’、‘分单元销售’才真正把地产激活。
最终,洋大人们商量一番后,由工务处的威廉回复道:“可行,等你们长江地产公司销售房屋的时候,我们工务局会给你们分层的房契。”
“多谢”
这就意味着,其他人还没有这个待遇!
当然,洋人的地产公司,根本不会对这个‘分层房契’感兴趣。
他们要么用于出租,要么就是整幢出售,爱买不买,总归有人购买。
另外一方面,假设长江地产只是搞定‘分层房契’,也是释放不了太大的市场购买力;只有‘分期支付’配合‘分层销售’,才能取得最完美的结果。
回去的途中。
吴凯声就问道:“陈老板,我也有个问题,如果是分层销售的话,一层房屋的价格也是不菲。其实这对市场的改变并不大,但你为什么如此有信心?”
一层房屋,价格总得5000大洋吧!
前面长江地产的‘代建模式’,一层也是4000多的价格,说到底这哪里有‘突破’?
吴凯声最近研究了一下长江地产,确实没有发现分层对长江地产有什么好处?
陈光良笑道:“当然有,我们前面的‘代建模式’,说到底只是租二十年;而如今‘分层模式’就意味着业主拥有产权,仅是这方面心理作用,就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资。”
吴凯声恍然,随后说道:“有道理,毕竟一个是二十年后规还,一个是永久的家。”
分期支付,才是陈光良真正的杀手锏。
就拿鲁迅这样的文人来说,他一个月可以赚500大洋的话,购买一层根本不费力,因为可以两年付清。
倘若一次性叫他拿出5000大洋,本身他又喜欢买书,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存款。
所以说,让这些文人、中产阶级都来当‘房奴’,也是蛮有趣的!
分开时,吴凯声突然说道:“陈先生,阮玲玉小姐是你介绍到我这里的?”
陈光良坦然说道:“是她遇到麻烦,所以我把名片转递给她。吴律师不会嫌弃是芝麻蒜皮的事情了吧?”
吴凯声马上说道:“这可不是芝麻蒜皮的事情,我们律师也需要一定的曝光度,替阮玲玉小姐这样的人打官司,也有利我们律师的身价。所以,他还得感谢陈先生才对!”
这话说的很大方,没有矫情!
“那就好,如果吴律师能给她一点帮助,也是很好的,毕竟也是个可怜人!”
“放心,既然阮小姐已经是我的客户,我会尽力帮助他的。不过我可能过段时间要被南鲸政府派到国外,当然我会安排其他律师接手,如果没有完成的话!”
“嗯,那祝吴律师前程似锦!”
相识一场,陈光良也感受到吴凯声这个律师,还是非常正派的。
“多谢”
陈光良也是考虑到,前世吴凯声能替胡蝶处理婚姻纠纷,那替阮玲玉处理婚姻纠纷也是一件保护事情。
顺手的事情。
只不过没想到的是,阮玲玉真的考虑离婚了!
而且还是在其丈夫张达民,提告《东方日报》的时候。
挺好的,又是新闻素材了!
说不定还能改变历史,挽救阮玲玉。
回到长江地产,陈光良立即召集几名管理人员开会,包括副总经理郭德明、陆元台,财务部吴新河、建筑开发部副经理严宽,行政办公室经理孙耀开,一共是五人。
会议上里,陈光良说道:“分层销售的许可,我们已经拿到了,也就是工务处可以开具分层房契,按照一幢楼有几层来开具几分之一的房契。我想大家都明白,这意味着什么?”
严宽随即主动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