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优秀小说 > 三国:朕,袁术,大汉忠良 > 第三百零九章 四百载未有济世能臣,廿四朝幸得大汉忠良!

第三百零九章 四百载未有济世能臣,廿四朝幸得大汉忠良!

    第三百零九章 四百载未有济世能臣,廿四朝幸得大汉忠良! (第2/3页)

响应曹操为盟,兵出沛国牵制即可,届时即便汉王分兵来攻,我等也足以拒守小沛,以为徐州门户。

    如此虽无进取,但守城有余,只等曹操.”

    没等他说完,吕布就抢声打断了他。

    “那要是曹操败了呢?

    正如先生此前所言,一旦曹操事败,汉王尽取司、兖二州,则徐州尽成瓮中之鳖,等死而已。

    今袁公路既号:八十三万大军,北上伐曹!

    孤思量着,纵使没有号称的八十万之数,至少也有二三十万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其必存一战而定天下之意!

    孤出兵沛国纵使袁术分兵,也只能拖一时,而不能尽全功。

    一旦曹操守不住洛阳门户,兵败而退,则徐州安有存身之机?

    甚至若是袁军退而攻徐,岂非引火烧身,徒为曹操做嫁衣裳?

    袁公路欲废汉自立久矣,徒忌曹操、刘备、刘表与孤耳。

    今数雄已灭,惟孤尚存,孤与之势不两立,而当今能匡国救汉者,唯在于孤!

    此前纳贡称臣,又献粮草二十万石,今更奉诏北上,足以取信于他。

    待到此贼与曹操殊死一搏,孤再倒戈一击,直刺心腹!

    袁贼若死,汉国即崩,徐州之危,可解。”

    陈宫讶然,他怔怔看着眼前吕布,却是没想到平常十分清澈的奉先,在这等先取信于人,再倒戈一击之事上,能有这么敏锐和精准的洞察力。

    他亦不由为之颔首,赞曰:

    “王上所言甚是,若不想为汉国吞并,眼下确实是徐州,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。

    王上今可遣腹心之人,暗中联络洛阳,言说我等假意伐兖之事。

    实则逢场作戏,待陆逊与夏侯惇两军尽数集结于轘辕关时,我等趁梁鲁空虚,趁势以骑兵袭其后背。

    届时与曹军两面夹击,若能尽灭此军,足以断汉王一臂。

    然此动作需快,务必赶在汉王主力会师之前,否则一旦其数十万大军齐聚一处,实非人力可违。”

    吕布闻言亦觉有理,若是直面汉王主力,即便是他倒戈偷袭,也不敢轻言胜之。

    但若只是偷袭夏侯惇、陆逊这些汉国地方军,他吕奉先还是大有可为的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那个什么镇北将军夏侯惇?他能挡孤几戟?

    齐王曰:“善。”

    见大体方针确立了,陈宫继而言之。

    “此计若成,更需加紧徐州防务,以备汉王恼羞成怒,来犯徐州。”

    吕布闻言,略一思量,答之。

    “魏续乃孤内外之亲,常为腹心。

    今可命他与文远领三万步卒,镇守小沛门户。

    再有陈珪、陈登父子,配合高顺等将,镇守徐州,足保安定。

    孤此次只带一万骑军、三万步卒,号称七万北上。

    至琅琊后,留步卒与兖州假意交战,实则骑军奇袭梁鲁,兵指颍川。

    若能大破夏侯惇、陆逊诸部,断袁贼一臂,接下来有曹操与我们挥师南下豫州,足以与徐州分而牵制袁贼主力。”

    吕布说着,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“曹操何以信孤?”

    陈宫眸光渐冷,浅浅而笑。

    “他不得不信!

    袁公路举国之力北上,曹操本就没有再分兵兖州,防守将军的余力。

    相比于被汉军破关灭国,打上洛阳,能救他者,唯有将军。

    只要将军率骑军倒戈汉军,与汉王结下死仇,那么无论胜败,他不信也信。

    只等他抽调兖州之兵,共抗汉军压力,才是我等不费一兵一卒,尽取兖州之时。”

    二人说至此处,相视而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    这个计策好似奇谋弄险,似乎吕布与陈宫都打算为了曹操而殊死一搏,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。

    实则曹操就是他们的退路!

    若是一切顺利,吕布能凭借奇袭倒戈大破夏侯惇等最好,而一旦战事有变,计划失败,曹吕联盟殊死一搏都没打过袁贼。

    齐王当取兖州以自用!

    反正自己这边奇袭过去的都是骑兵,若一心要跑,汉王那“八十三万”大军里,才多少马匹?这也追不上啊!

    反而曹操留在后面跑不掉,全部精力都得被汉军牵制。

    到那时假意变真做,回来再攻兖州,跟汉王也可以交代说所谓的倒戈奇袭,只是为了取信曹贼的诈盟之计。

    布千里迢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